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06 点击次数:106
2025年4月,台海局势因解放军一场代号为“海峡雷霆-2025A”的大规模联合演训再度成为全球焦点。这场由东部战区主导的实战化演练,不仅首次曝光了歼-35隐身战机的突防能力,更以轰-6K挂载的“航母杀手”鹰击-21高超音速导弹震慑全场,用实力划下了一道不容逾越的红线 。
“隐身幽灵”歼-35:台海空域的新主宰
歼-35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机,在此次演练中首次公开实战性能。其菱形机头设计搭配S型进气道,将雷达反射面积压缩至0.01平方米,几乎相当于一只飞鸟的踪迹。台媒模拟推演显示,歼-35凭借隐身优势,可在台军雷达尚未察觉时突入台岛空域,配合射程200公里的霹雳-15导弹,实现“先敌发现、先敌摧毁”。更让外界关注的是,歼-35与预警机、无人机形成“分布式杀伤链”,甚至能引导后方导弹远程打击目标,彻底颠覆传统空战规则 。
轰-6K“死亡快递”:1500公里外的航母噩梦
如果说歼-35是“无形利刃”,那么轰-6K挂载的鹰击-21高超音速导弹则是“雷霆重锤”。这款导弹以6.5马赫平均速度飞行,末端冲刺可达11马赫,射程覆盖1500公里外的移动目标。演练中,轰-6K从大陆腹地起飞,在9000米高空发射导弹,仅需15分钟便能跨越海峡,精准命中模拟敌舰。美军情报部门评估,即便最先进的“宙斯盾”系统,对鹰击-21的拦截成功率也不足5%——这意味着一旦开火,航母战斗群只能“听天由命” 。
“锁岛”实战化:从警告到实质控局
此次演训的针对性远超以往。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前出至台岛东部,与大陆岸基火力形成“东西夹击”;火箭军部队则模拟对台岛关键港口、机场实施“瘫痪式打击”。更让岛内震动的是,海警船同步进入台方所谓“限制水域”执法,将军事演训与行政管辖结合,彻底打破“海峡中线”幻想 。台退将坦言:“解放军3分钟就能飞抵台北上空,我们连起飞拦截的时间都没有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美军“杜鲁门”号航母原计划赴台海声援,却因中东局势升级临时调往红海。而美菲在巴士海峡部署的陆基反舰系统,射程仅200公里,面对解放军东风-21D(射程1500公里)显得苍白无力。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,这场演练标志着台海主动权已完全向大陆倾斜 。
尾声:实力是最好的语言
从歼-35的“隐身突防”到轰-6K的“超音速封海”,解放军正用行动证明:维护国家主权没有妥协余地,任何分裂行径都将迎来雷霆回击 。正如东部战区发布的演训海报所言——“倒行逆施,必陷绝境”。
本文综合自:中国台湾网(2025-04-23)、东部战区官方演训通报(2025-04-02)、玉渊谭天战略分析(2025-04-28)、军事科学院专家解读(2025-04-04)。

